肯特大學
University of Kent
"肯特大學MBA到底值不值得讀?課程會不會很難?"作為去年剛畢業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這個專業最硬核的三門必修課。不整虛的,直接上干貨!
第一門《戰略決策模擬》堪稱"魔鬼訓練營"。每周都要用學校開發的仿真系統做商業沙盤推演,從原料采購到市場營銷全流程實操。記得有次小組作業,我們凌晨三點還在調財務報表,對了發現是小數點輸錯了一位。這門課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用數據說話,現在工作中做方案,領導都說我考慮問題特別周全。
第二門《跨文化管理》絕對刷新認知。班上30個同學來自16個國家,教授每節課都會設計奇葩場景:比如讓印度同學教我們討價還價,讓德國同學演示時間管理。最絕的是期末考核要策劃跨國并購方案,我們組選了巴西咖啡廠收購案,光文化差異分析就寫了20頁。現在帶海外項目,這些實戰經驗派上大用場了。
第三門《商業倫理與合規》比想象中有意思。教授是前投行風控總監,會拿真實商業丑聞當案例。有次分析某車企排放門事件,教授突然說:"你們知道嗎?這個案子的舉報人就是我們上屆校友。"現在公司做合規審查,我總會多問幾個為什么,這課真能救命。
給準備報讀的朋友三點建議:1.提前練好Excel數據透視表 2.準備個降噪耳機(小組討論隨時可能半夜進行)3.多帶幾包速溶咖啡。雖然課程強度大,但教授給分挺人性化,只要按時交作業,通過率有保障。
說到這,可能有人要問:"在職讀會不會太累?"親身經歷告訴你,課程安排確實緊湊,但可以自主選擇面授或線上模塊。我當時的策略是把直播課集中在周末,平時通勤路上聽錄播。關鍵是要做好時間規劃,建議用番茄工作法,25分鐘專注學習+5分鐘休息,效率翻倍。
肯特大學MBA申請條件自查表:哪些人適合報讀?
肯特大學的MBA項目在國際上口碑不錯,但也不是誰都能隨便進的。想申請,先得看看自己手里有沒有這幾張“入場券”:
1. 學歷要求:
正規本科畢業,有學位證。不卡學校背景,但成績不能太差(一般要求均分75%以上)。如果是專科畢業,但有5年以上管理經驗,也可以試試,不過得通過學校審核。
2. 工作經驗:
學校明確要求至少3年全職工作經驗,管理層經驗優先。比如帶過團隊、負責過項目,或者自己創過業,這些都能加分。
3. 語言成績:
雅思總分6.5(單項不低于6.0),或者托福88分以上。如果英語不夠好,可以提前報語言班,但得額外花錢花時間。
4. 推薦信和文書:
需要2封推薦信,最好找直屬上司或者業內資深人士寫。個人陳述(PS)別套模板,重點講清楚“為什么選肯特”“你的職業規劃怎么和MBA掛鉤”。
二、自查表:你符不符合這些“隱藏偏好”?
除了硬性條件,肯特MBA還有一些“隱形篩選標準”。對照看看,你占幾條?
喜歡“跨界”的人:
比如做技術的想轉管理、傳統行業想接觸數字化,這類人特別受青睞。課程里有大量案例分析,需要多角度思維。
有明確目標的人:
學校不喜歡“為了讀書而讀書”的學生。如果你說“讀MBA就是為了升職加薪”,大概率會被刷。得細化目標,比如“想系統性學習供應鏈管理,接手公司海外業務”。
能適應多元環境的人:
班里學生來自30多個國家,小組作業天天要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。如果你性格太內向,或者溝通能力弱,讀起來會挺累。
三、這幾類人,讀肯特MBA性價比最高
1. 中小企業的中層管理者:
比如部門主管、項目經理。肯特的課程偏實戰,能直接學到帶團隊、做決策的方法,回去就能用上。尤其推薦他們的“領導力實踐”模塊,很多學生反饋“比報總裁班實在”。
2. 想轉行到外企或海外工作的人:
學校在英國本土認可度高,合作企業多(比如IBM、匯豐)。如果想進跨國企業,或者外派到歐洲,這個學歷能幫你過簡歷關。
3. 家族企業接班人:
課程里財務、戰略、營銷全都要學,正好補上“接班”的知識短板。而且同學里不少是企業二代,私下交流資源比上課還值。
4. 工作遇到瓶頸的“技術牛人”:
比如程序員、工程師,技術很強但卡在基層崗位。學完MBA能補管理短板,有機會轉技術管理崗,薪資至少漲30%。
四、“防坑”秘訣:這些雷區千萬別踩
別盲目相信“保錄取”中介,學校官網寫得很清楚,自己對照條件最靠譜。
推薦信別找職稱高但不了解你的人,內容空洞反而減分。
如果工作不滿3年,可以先工作攢經驗,硬申成功率低。
面試可能會問“你能為同學帶來什么價值”,提前準備實例,比如行業資源、項目經驗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點大實話
肯特MBA不是萬金油,適合的人讀了如虎添翼,跟風的人只會覺得“水”。如果你符合前面說的條件,又有清晰的職業規劃,大膽沖。如果單純想混個文憑,不如選學費更便宜的項目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